992 杨佑宁的心思_四合院里的读书人
笔趣阁 > 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> 992 杨佑宁的心思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992 杨佑宁的心思

  中午吃完饭,杨小涛打算去车间转转。

  现在,各个车间已经根据计划开始调整,在各个车间主、副主任的带领下,更换着场地,调配人员机器,忙的不亦乐乎。

  车间工人的兴致明显比想象中的高,新的任务确定,让更多的人意识到,这是一个机会。

  一个能够翻身的机会。

  加上先前被挑出来送到一分厂的举动,让工人们内心的那根弦立马崩起来。

  没有人愿意放过这次机会。

  而且宣传科也将机械厂的美好蓝图构勒出来,更是让工人的短积极性大涨。

  昨晚上杨小涛说起过,一机部直属的事情,也在工厂内传开了。

  这可是轧钢厂从未有过的盛事,一些新来的不清楚,但老员工都知道这其中的好处。

  在老工人口中,这直属的事情,就是老爷子的亲儿子。

  以前的轧钢厂别说亲儿子了,就是干儿子也未必排的上号。

  等多算是个远方亲戚。

  但现在,成了亲儿子,那不是什么好事都能想着机械厂?

  宣传科里,于海棠手上捧着袋子,里面装着自己的物品,此刻却是站在走廊里,听着广播里甜美却充满激昂力量的声音,面色发苦。

  今天,上级调牌来的播音员来了。

  此起她,那人更成熟,更漂亮,更庄重,更专业。

  但,自己就是不甘心啊!

  想那资本家的女儿都能当上秘书,自己这根正苗红的工人后代凭什么要会乡下工厂

  还有那杨为民,一点也不念旧情,让他帮个忙跟杨佑宁打个招呼都不肯。

  幸亏当初没跟他成了,这样的人,一辈子干不出点事。

  看着路过的娄晓娥娥,于海棠愤恨的咬着牙,却又无奈的离开。

  “总有一天,我会回来的。”

  “有一天,爷让你们后悔!”

  傻柱对着离开的村民愤怒喊着,然后转身看着面前的煤厂。

  还没进去,就看到工厂上飘起的烟尘,还有里面传来的声音,心中一沉。

  以后,要在这里度过五年了。

  五年啊。

  等自己出去了,就三十三岁了啊。

  那时候

  傻柱心理有些畏惧。

  不过,看了看身上干净的衣服,脑海中又浮现出秦淮茹的身影,脸上渐渐平复,变得坚定。

  ”淮茹,等着我,回去。”

  杨小涛在车间里走了一圈,到处都是忙碌的场景。

  第一车间,黄得功已经安排人开始生产飞鹰高压锅。

  现在人手的增加,冲床的使用,让生产变得更快。

  同样的,对于其他联合生产的工厂要求也越多。

  本来已经跟其他生产工行做好了约定,每次提供多少零部件都定好了,但这次扩建,直接将产能提高了三倍,需求也是大大增加。

  现如今,飞鹰电高压锅的产量比往常增加了数倍。

  上次听陈宫说起,南边的商道已经打开,几个爱国商人正在转运货物,凭借这些订单,已经为国内争取了大量的外汇。

  尤其是在香江,挣的更多。

  所以这订单就一直不断,上级也考虑在南方建厂,就地生产。

  不过又考虑其他配件部门的位置,想要就地生产就得解决配件问题,而这么远的运输,成本高不说,效率也低下。

  所以,暂时还在轧钢厂生产。

  当然,因为这件事,下方联合的工厂也获得了不少好处,这次再次扩展,相信那些配套工厂会将这部分工件生产当成主要任务吧。

  至于未来一车间的规划,杨小涛的系统空间里还有一套电饭锅呢。

  等时机成熟了,他就拿出来,将小日子的市场抢过来。

  离开第一车间,又来到第四车间。

  王法正带着人在车间里安排任务,尤其是三个车间合并在一起,有些生产任务要拆分到其他组里,而有些人也要去其他车间带领新人。

  这是一个磨合的过程,但他们的时间并不多。

  柴油发动机的需求越来越多,现如今只能一边改组一边生产。

  好在这些车间都是经验老道的工人,接受适应起来很快,相信用不了多久,第四车间就能走上正轨,产量也能提高。

  出了第四车间,杨小涛来到新组建的第二车间。

  当然,现在的第二车间也在改造中,常明杰正领着人安排机器,挑选人手。

  两台启明星将会分到两个车间里面,然后专门生产冲床和铣床。

  当然,在杨小涛的未来规划中,启明星这样的高精度机床,最少还要增加三台,如此才能满足机床的生产需求。

  车间里,众人正在刘大明和张冠宇的带领下组装者启明星,这台东仓库里拆下来的机床,正一点点的恢复原样。

  杨小涛并没有上手,而是在一旁看着。

  刘大明几人也是将杨小涛的安装手法学了个遍,将大部分部件按照远近摆放规整,然后几个人先把凑在一起的部件做好,最后才开始安装。

  这时候,不仅需要安装师傅明确每一个部件的作用,还要在脑海中记住这些部件的位置。

  有些地方,可能需要的部件都一样,但安装的方向不同,就意味着最后出来的机床有问题。

  不过,经过两次经历的众人,早就将启明星的注意点记在心理,组装起来,虽然不快,却是沉稳的进行着。

  杨小涛在旁边仔细确认一番,这才离开,继续巡视。

  刘怀民下午也来到轧钢厂帮着杨佑宁梳理组织架构,进行人事调动。

  改组的事情并不是一句话说说就成的,这整合后多出来的人员需要安排,每个人的职责需要确定,每一个都需要他们拿主意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gie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gie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